看时尚街的服饰加盟商怎么做服装生意
2012年09月04日 11:15 来源:渠道网如今的商业街不仅是消费者良好的购买环境,也是现在的时尚元素集合的地点。时尚服饰加盟商们不仅将战略目光放到了这样的地段上,也是当今时尚设计大师们的素材选取地点。那么在这里的名品服饰加盟商们怎么做服装生意呢?
2008年9月,经过修缮的“淮海路796”以全新的形象开幕。这个位于淮海中路靠近瑞金二路的已有87年历史的花园宅邸,曾先后作为民航局、上海市电影局办公楼所在地,如今由卢湾区与国内外实力奢侈品牌集团——历峰商业携手打造,保留了原有的木质楼梯和彩色玻璃窗,并将引进一批国内外一线品牌,成为卢湾区的重量级时尚地标。
淮海路796号变身时尚地标
望着越来越多的所谓“Monogram”企图占领我们的生活,无法视而不见,但相信更多的人,企图在这一堆堆金碧辉煌的名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消费生活方式。
不知从何时开始,集中这些名字的建筑,被称为“时尚地标”。时尚地标,其实也只是一种城市的隐喻。无论是“国内外级”、“城市级”、还是“区一级”,都是爱它的人给它的荣誉。越来越多时尚中人,因地制宜,打造着不同风格的品牌聚居地。在Maison MartinMargiela 蓄意篡改时装廓形的时代,我们也需要打破“地标即建筑”的陈旧观点。
1920年代的上海登喜路之家
上海登喜路之家的barber(理容室)有点儿门庭若市。中午登喜路的亚太区行政总裁德亦宁 (JohnPatrickDurnin)在接受国内外记者专访前特意提前进去舒服地躺了一个小时,形象媒体总监雅恩 (YannDebelleDEMontby)已经等不及自己的预约到点了。这个提供传统英式理容服务的Barber面积并不大,只占了淮海路796号那座1927年建成的西楼二层的一角,室内简单放了三张椅子,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,白水池、从法国直接采购的绿瓶子纯植物的护理产品Karite、登喜路的几款经典香水,对牢墙上的DavidMorrissey,PaddyConsi-dine等6个明星的画片。
法国人安娜(AnaDonato)是bar-ber的艺术总监,这头衔相当于贵族享受美发师,她负责培训一个助理美发师、一个造型师,再外加一个接待员。实际上,要享受这里的服务非得预约,如果要做得复杂些,比如除了享受一次“行政刮脸”,还要给自己的头发来一次“白马王子染发套餐”,那实际上你就只能是预约时段内惟一的客人。
雅恩来上海的时间不短了,这个曾经入选GQ杂志佳着装男士、现在为登喜路造梦的艺术总监在介绍barber时热情迸发。他说 “我很爱上海,我爱这个城市,但是空气太糟糕了。男士们的发型也很糟糕,现在有一个着装前可以来放松一下的barber,我立即就把这儿当成了家”。
在上海拥有一个符合雅恩品位的barber哪像在伦敦那么容易。就如同许多人看到淮海路796号的那一刻,会突然觉得峰回路转,似乎淮海路上一切的人流和车流都被屏蔽开来,必须来这么一点偶然,才叫你想得起这条路过往的历史。
雅恩初见796时的惊喜也是可以想象的。这样的房子和氛围,太熟悉。
霞飞路(AvenueJoffre)本来就是法语的音译,在这儿,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生活跟法国一样精致,道路和建筑经过法租界董事会市政公董局市政工程师规划,有开阔宽敞的欧陆建筑和占地广阔的绿茵花园,而且建筑必须具有艺术性。
796早是沪上买办姜炳生的房子,这个勤恳上进的宁波人早在上海渡口摆渡为生,后来一路发家,做到协隆、谦信洋行的买办。1921年,他照当时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风格,建成四层高,有纤细华丽的列柱,包括连续敞廊、大量使用装饰玻璃和淡色墙面的东楼。6年后,他又照样建成与东楼完全一样对称的西楼,用一条走廊把东西相连,把自己的物业变成一座双子别墅。解放后,这地方做过民航局、上海电影局的办公楼,后一轮改造前它属于上海文广集团。
老洋房的改造
改造前,历峰集团做了协调,西楼是登喜路之家,东楼为江诗丹顿之家,东西三四层为香港**KEEClub,北边姜炳生用来放汽车的辅楼已经不见,便加建一栋矮楼作为香格纳画廊和办公室。
负责改造的Kokaistudios之前改造过外滩18号,并因此获得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杰出奖,他们修复部的导师Tonini详细调查分析796后,发现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796多次不成功的改建对房屋造成的伤害。于是,实力时间对原建筑表面进行修复,同时对现存细节,比如旧钢窗、木质地板、天花、楼梯和原来的装饰物进行保护,以支持建筑得到精细的修复。
清理表面之后,漂亮的彩色玻璃露出原本的颜色,江诗丹顿的制表师甚至以这个为灵感创作了限量发行的“彩绘玻璃系列”。
双子楼虽然模样相同,但经过修复,两栋楼不同的风格仍有显现。比如江诗丹顿所在的东楼,本来的风格便是典雅精致的黑白色为主调,搭配上世纪20年代由上海好的木匠制作的雕花木楼梯,楼梯间还有装饰性很强的彩色玻璃窗。而登喜路所在的西楼,天然的木饰是贯穿始终的主调,风格要稍简洁和现代些。
在此基础上,江诗丹顿在使用时几乎未改变房子的任何格局,几乎保持了“这房子早是什么样子,今天就是什么样”,为了合理地使用大小房间,二楼一间八九平方米本来要用做办公室,能放下一张办公桌的房间,目前暂时用来展示表背雕刻技艺,按房屋承重要求,每次只能进入6个人。而一边的登喜路,因为要展示的产品太大,雅恩才不得不打掉了一些隔断,他又一再强调“这样的不得已很少”。
1920年代的登喜路
加上上海的登喜路之家,登喜路其实在日本和伦敦还有两个家。每个家除了登喜路的收藏品和产品,重要就是本地化。德亦宁说:“伦敦之家当然是非常英伦的建筑,除了房子本身是1860年代的风格,家具都是摄政时期的;东京银座则是比较现代化的区域,所以内部的形态也比较现代化。而上海,地板、天花板都是原样的,甚至是那种二三十年代的风格的桌子和沙发。”
雅恩不但把登喜路创立起开始收藏定制的东西重新理了一遍,又兴冲冲跑到珠海买到传统式样的大柜子专门用来展示Bentleys的皮具,在楼梯旁边竖起一根有登喜路的箱包穿起来的图腾柱。在这个“旅行主题探险区”中,他跨坐上那辆和Vincent合作的手工限产3辆的摩托,“这东西更适合放在卧室”,他说。各种在登喜路早期男士们争相得到的,比如飞机帽、飞行服放在屋角,飞机模型挂在天花板上。甚至还有一张Bentleys用1943年到1944年出产DC-3型飞机翅膀做成的铝制翼桌。“登喜路一直给男人造玩具,那时候飞机是敞开的,上天很冷,所以有配套的衣服。在1960年,你甚至可以在登喜路的柜台买到飞机,只要花72000美金,洛克菲勒中心便收到你的订单!”
和当年那个飞机一样,所有登喜路之家的东西都可以购买。比如那架飞机翼桌,售价60万人民币,当然好搭上那个也同样用飞机材料制作的椅子。
不过比起这些充满野性的男人玩具,二楼的“贵族享受定制服室”才可能是让商务人士们深吁一口气的服务。雅恩说:“通常在伦敦SaivileRow裁缝街缝制一套具纯正英国血统的贵族享受西装需要等待6到8个月,花费45000到50000人民币。不过考虑到这衣服可以根据你的体型缩放,还是非常值得的。”这回登喜路把在那儿培训过的师傅直接送到上海,把等待时间直接缩短到三四个月。我没见着裁缝本人,不过他的助理已经在忙前忙后,据说一位香港客人高兴地溜达到上海,一下就订了3套。